一刀向人间,剖开了月饼。一刀向时间,等分了昼夜。
——余光中
中秋的味道被分为十份,在我心中,月饼作为中秋的特色独占三份。
俗话说:“八月十五月正圆,中秋月饼香又甜。”各种口味的月饼俨然已成为全国各地的必备美食。月饼源于南宋,兴于元末。当时朱元璋领导起义,约定在八月十五以互赠月饼的方式来传递信息。自此,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,延续至今。如今,边吃月饼边赏月已成中秋的一道亮丽风景线。
中秋的空气都浸润着月饼的香味,而圆形的月饼象征团圆。
月圆人也圆,一间房室,一张圆桌,一桌亲人,把酒言欢,谈笑数时,享受着一份温馨。我们和亲戚们来到外婆家,四五岁的小孩绕着老人们的膝边转,用稚嫩的语气嚷着:“我要吃月饼!”老人们则露出幸福的笑容,点着头,摸着小孩的脑袋说:“好,姑婆这就给你拿去啊!”两年多没回家的舅公则拎着大包小包说:“姐,我回来了!”一桌的人都大声招呼他,几个老人站起来迎接他,到处都是欢笑声与惊喜的声音。中秋节被喻为最有人情味、最能让人们体会亲情团圆的节日,所以,团圆作为中秋的特色占据了两份。
在我心目中,月亮占据中秋的半壁江山。乡下的夜晚总是很凉爽,搬张竹凳到院中赏月,伴着含苞待放的桂花,心情愉悦。
月亮的味道很复杂,因为没有人可以对此下一个定论。于童年时的我而言,月亮的味道是甜的。那时的我手捧一杯水,忽而发现水中住着月亮,兴奋地对外婆说:“我拿到月亮了!”外婆笑着说:“这是月亮的影子,真正的月亮住在天上。里面还住着嫦娥哩!”听到这话,我就想着嫦娥住在一个玉做的宫殿里,她的容貌倾国倾城。于是我就高兴地盼啊,盼啊,想见她一面。
而对于古今文人而言,中秋的月似乎没这么快乐。苏轼言: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。”冰心《中秋前三日》里也说:“我的朋友,正是花好,月圆,人寿,何来惆怅?便是将来离别,今夕何夕,也须暂忘。”面对这中秋圆月,人们不禁感叹它的味道叫“思念”。
又是一个中秋节,我坐在窗前,看着这一轮圆月,忽而发现我就是这圆月,圆月就是我。谁不希望月无圆缺,人无离合?但人生在世,不就是起起伏伏吗?也许这才是中秋的味道吧。
“忆对中秋丹桂丛,花也杯中,月也杯中。”